8月1日,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,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发布通知,规范“自媒体”医疗科普行为,其中包括要求网站平台坚决清理传授无底线蹭流量打造“网红医生”、借两性健康知识传播色情擦边内容等违法违规信息。南都N视频此前曾推出“病态流量”系列调查,起底“网红医生”伪科普生意经。
中央网信办等发布的通知表示,医疗科普行为是以提高公众的医学健康科学素养为目的,通过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等形式,生产传播预防或治疗疾病等相关知识的行为。
为规范“自媒体”医疗科普行为,要求网站平台分类核查认证账号资质、清晰展示账号资质信息、严格标注医疗科普信息来源、认真做好资质核验工作。此外还要求,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、强化网络行为规范、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、严处违法违规信息及账号。
其中,严处违法违规信息及账号方面,网站平台应坚决清理传授无底线蹭流量打造“网红医生”、借两性健康知识传播色情擦边内容、利用AI编造发布涉医领域同质化文案、编造健康故事售卖商品或药品、假冒医生身份开展科普、为售卖保健品鼓动拒绝就医等违法违规信息。
对存在不按要求或虚假标注信息来源、无资质认证且持续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、违规发布广告、不遵守医疗科普行为规范等问题的账号,要依法依约采取取消互动功能、清理粉丝、取消营利权限、禁言、关闭等梯度措施。
南都此前曾起底“网红医生”伪科普生意经。据了解,近年来,互联网上兴起“健康科普热”,越来越多身穿白大褂的博主走进镜头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。然而,一些“伪科普真带货”的乱象也随之涌现。
2024年9月上旬,南都记者调查发现,这些短视频账号常以两性话题等方式引流,有些“医生”出镜时,还偶尔穿着吊带裙、睡袍、紧身衣当“福利”。博取流量的最终目的是推广药品,有的账号3个月发布超过60条推荐药物的视频。
业内人士曾表示,“伪科普真带货”医生账号的存在,是“劣币驱逐良币”,也不符合医生的职业道德。做健康科普,“目的最重要,而不是为了当网红而网红,为了哗众取宠而去做流量。要有初心,才不会走弯”。
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 马辉
首选配资炒股网,配资炒股平台皆,股票配资公司比较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